近年來,青島市城陽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和《關于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陽光城陽”建設為總抓手,把體育產業作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改善民生的新引擎、體育事業發展的加速器,突出搶占國際青少年足球發展高地、創建全國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區、打造國家級體育產業基地“三大重點”,推進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體育文化等各方面發展,先后被評為“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全國人民足球優秀基層單位”和“山東省體育產業示范基地”。
群眾體育唱響全國
城陽區以創建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區為抓手,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人民群眾滿意度不斷提高。2018年10月,國家體育總局召開全國群眾體育工作現場會,總結推廣城陽區全民健身“六個身邊工程”經驗做法。
城陽區高度重視體育工作,強化理念引路、政策引導、規劃引領,全民健身做到“六個納入、三個優先”。城陽區累計投入12億元,修建運動公園43處、口袋公園72處、登山路徑400余公里、健身步道100余公里、開放學校場地52處,安設智能健身器材、城市服務機器人和智能顯示系統,建成舉步可就的“8分鐘健身圈”。
城陽區六次承辦全國群眾登山健身大會開幕式,每年120余萬人次參與,被授予最佳組織獎。利用運動公園等舉辦全民健身節、社區健身節等“小型多樣”特色體育活動,吸引20萬名居民和近萬名駐城陽外國友人參與。城陽區先后成功舉辦“哥德杯中國”世界青少年足球賽、“中國羽超聯賽”主場賽事、全國健身操舞大賽、全國引體向上大賽等十幾項大型賽事。連續舉辦19屆市民運動會,每屆時間跨度8個月、涵蓋10個項目,覆蓋區、街道、社區多個層次,參賽市民多達8萬人次。
城陽區大力扶持體育社團組織發展,全區體育社會組織175個,注冊會員4.6萬人。“草根性”健身團隊達2000余個。健全基層健身服務網絡、健身輔導站點700個,公益社會體育指導員2556人、每千人擁有3人。承接青島市體醫融合試點,在全民健身中心、醫院開展體質監測與健身指導服務,每年出具體質評定和鍛煉指導報告6萬余份。全民健身志愿服務、職業助公益等惠及群眾40萬人次。2019年國民體質監測合格率為96.39%,均位居青島市前列。
建成占地面積645畝的奧林匹克雕塑文化園,打造成傳播體育文化的主陣地,被評為“山東省體育文化教育基地”。利用市民運動公園空間統一設計、統一制作特色鮮明的體育文化標識,在區融媒中心等開辟專欄,普及健身知識、宣傳健身典型,推行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營造濃厚的健身氛圍。
競技體育實力彰顯
城陽區建立了以體校為龍頭、以傳統項目學校和市級訓練點為依托、以俱樂部為輔助的訓練網絡,榮獲國家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2017年第十三屆全運會獲得6金4銀,2018年印尼雅加達亞運會獲得3金1銀,2019年在國際賽事中取得5銀2銅、國家級10金、省級32金、市級105金,兩人獲得2020年東京奧運會參賽資格。累計為各級國家隊輸送60余名體育后備人才,第二十四屆省運會周期為青島代表團輸送212名體育后備人才,獲得122.5枚金牌,為市級各訓練單位輸送適齡隊員207人。
打造“中國足球桃花源”
按照“既有方便群眾在家門口踢球的場地,也要有承辦高端足球賽事的場地”的思路,城陽區因地制宜布局建設標準足球場、籠式足球場、體育公園等場地設施,形成“15分鐘足球運動圈”。城陽區建成擁有17片標準足球場的白沙灣足球基地,中國足協(青島)青訓中心總部、中國足球學院青島分院、黃海足球俱樂部落戶城陽。全區共有標準足球場151處,平均每萬人擁有2.6片,被譽為“中國足球桃花源”。2023亞洲杯青島青春足球場在建。
城陽區堅持足球從娃娃抓起,全區中小學、幼兒園校園足球參與率達100%,創建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27所、特色幼兒園10所,位居全國前列。輸送到各級國家隊人數達到29人。獲得青島市“市長杯”和青少年足球錦標賽冠軍84個、囊括總數的四分之三,還獲得省級冠軍12個、全國冠軍1個。
堅持引進與培育并舉,搭建專業品牌賽事體系,城陽區每年舉辦各類高水平足球賽事活動10余項。2018年素有“小世界杯”美譽的“哥德杯中國”世界青少年足球賽落戶城陽,2019年共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支球隊、7000多名運動員參賽,呈現了近1000場精彩比賽,獲評“2019青島國際時尚季”最時尚活動。
體育產業蓬勃發展
多年來,城陽區高度重視體育產業發展,將體育產業納入全區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戰略和新舊動能轉換重要內容。相繼出臺了《城陽區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期體育工作的意見》《城陽區全民健身三年行動計劃(2018年—2020年)》《城陽區足球改革發展實施方案》《城陽區搶占國際青少年足球發展高地作戰方案(2019—2022年)》等文件,為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政策和資金支持。每年投入1500萬元,扶持體育產業發展,對高端體育賽事、高水平職業體育俱樂部等領域予以重點扶持。
一是大力發展體育用品制造業。體育用品制造業是體育產業的重要基礎工程,城陽區是中國創新百強區、中國工業百強區。近年來,不斷加大對傳統體育產業的扶持力度,鼓勵企業加強科技創新與新技術研發,推動傳統體育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充分利用“互聯網+”,加大優勢傳統產業信息化改造力度,實施品牌戰略,企業競爭力明顯增強。
二是繁榮體育競賽表演業。城陽區堅持培育與引進相結合,鼓勵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體育賽事,構建貫穿全年的賽事活動體系。隨著大型品牌賽事活動的不斷集聚,吸引到城陽觀賽、旅游的人數達100萬人次以上,賽事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促進了體育旅游業的發展。
三是壯大體育健身培訓業。統籌大型商圈資源,做足“+體育”文章。大型商場、購物中心引進迪卡儂、滔博、勝道、全時健身、奧維斯健身等企業,為群眾提供多元化、個性化體育健身培訓服務,打造中部體育健身培訓服務聚集區。每年參與健身、培訓的市民約150萬人次,年消費額突破3億元。
四是培育新興體育產業。國家相繼出臺利好政策,鼓勵電子競技運動賽事的發展,電子競技產業迎來高速發展時期,將帶動體育產業發展。為加快電子競技產業發展,整合產業鏈多方資源,健全、完善電競行業組織,成立電子競技協會,引導全區電子競技產業健康發展。2019年,產業規模達到1.8億元。
產業規模不斷壯大
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經濟高度發展、運動理念逐漸普及、國家政策持續支持和社會資本日益關注,為城陽區體育產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基礎。城陽區先后涌現出國恩科技、鷹伯爾運動器材、鉅源運動器材、康頓健康產業、奧技科光學身等7家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奧維斯健身、全時健身等一批健身服務業企業。歷經近30年的發展,基本形成以體育競賽表演活動和體育健身休閑活動為主導,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制造,體育場館服務,體育培訓與教育,體育傳媒與信息服務為支撐的六大板塊格局。
據統計,全區2018年從事體育產業的單位共452家,體育產業總產出54.58億元,吸納從業人員11712人,體育產業增加值18.43億元,占GDP比重的1.6%。預計2019年體育產業總規模66.8億元,體育產業增加值21億元,占全區GDP比重達到1.87%。5年來,全區體育彩票銷售額達到22.45億元,位居全市第一。